据NHK报道:截止1月31日,大型连锁便利店7-ELEVEn在日本国内的店铺数量达到20033家。这是日本国内首家零售业连锁店店铺数量突破2万大关,销售网络直逼邮局。便利店具备销售商品、金融及公共费用缴纳窗口等广泛功能,还将成为救灾基地。作为社会基础设施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提高。
自1974年,日本第一家便利店(7-ELEVEn)在东京一间家传酒坊里开出。时至今日,像这样面积在60-200平米之间、步行5-10分钟便可到达。全年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已经遍及全日本乃至全世界。
据不完全统计,7-ELEVEn日本公司8000多名员工,创造了近百亿的利润,人均创造利润接近120万人民币,堪比阿里巴巴。而后者2016财年3.6万多名员工,创造427亿元利润,人均创造利润117万人民币。

在密度最高的东京,便利店数量超过5700家,平均每2000个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。到2018年初,7-Eleven日本已突破2万家门店,与大国企“日本邮政”管理的直营邮局总数相当。
线下的零售市场,最讲究的问题之一,即是密集的门店布点、以及能与之配套的供应体系。如此之多的便利店,作为销售渠道和服务窗口的价值很大,而经营者也不仅仅将其局限在一个商店的定位中,而是增加了各种各样的附加业务,甚至承担了很多公共设施的功能。

有人说7-ELEVEn日本便利店之所以能够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取得长足发展,是因为它们事无巨细,你需要的服务他们都能够提供。
目前7-ELEVEn可以提供的服务种类多达 1285 种。在日本便利店里的常见服务,有些甚至不用开口讲话、利用各种多功能机器就能完成。
日前7-ELEVEn日本就店铺数量达到2万家发表评论“作为生活基础设施将继续完善服务”。官方把自己定位为“民众生活基础设施”,而日本的民众眼中7-ELEVEn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?

我们截取了在日本年轻人中流行的INS
还有人说“7-11便利店有好到令人发指的用后体验”。所以,你眼中的7-ELEVEn又是什么样的存在呢?